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和《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十条戒律”》的学习总结

2024年12月04日 11:39 点击:

近年来,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给予了高度肯定,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尊重。但是,也存在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针对这些问题,我院组织学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和《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十条戒律”》,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力求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胜任新时代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下是学院代表学习心得:

一、领导代表:

党委书记雷敏:心怀“国之大者” 践行教育家精神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迎来了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契机,也迎来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1、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这次会议不仅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还提出了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等一系列具体举措。这些举措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2、深刻把握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重要的动员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必须朝着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扎实迈进。他提出了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等具体措施,为我们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要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心怀“国之大者”,践行教育家精神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民族复兴的希望所在。在学习和贯彻这些会议精神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心怀“国之大者”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情怀。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和《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十条戒律”》,作为一名高校普通的党员干部、人民教师,要把教育工作就看做是国家安全的根基,要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肩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心怀“国之大者”,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教育家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我们要以教育家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要把自觉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和《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十条戒律”》作为我们教书育人的压舱石。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师代表:

李贞:《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十条戒律”》的出台正好对一些党员不规范行为“对症用药”:明确了党员干部不准散布传播违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省委决定的信息;不准制造、传播谣言特别是政治、人事谣言,杜撰、散布所谓内部消息和小道消息等十条禁止党员干部参与的网络行为。《戒律》的出台为党员干部如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提供了行动指南,它进一步严明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给党员干部的网络行为画好了“红线”,既是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和规范,也是对他们的引导和保护。

滑广军: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网络信息,要有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对于未经证实的信息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发布、不转发,自觉规范网络行为。尤其是党员同志要发挥引领和表率作用,主动提醒身边的同志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时刻重视网络安全,自觉在互联网上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遵守党纪党规,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严守网络行为底线,不断提升网络素养。

三、辅导员代表:

崔蕾:师德师风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涵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行为等多个方面。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师德师风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它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声誉和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严思钰: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以违反教师职业行为的10项准则为镜鉴。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精心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